從小就在外公外婆家長大,對於爺爺奶奶的台北汐止家, 總是有那麼的距離,但某些兒時的回憶或許都集結在某個午後-那個端午的午後.
爺爺奶奶家是位在三樓的公寓,一樓門前有著一條沿著大排水溝的傳統市場,早上門前總是人聲鼎沸,聲音傳到三樓,我總是喜歡那樣叫賣吵雜的環境聲響,總帶給我一種市井百姓日常生活的活力.
在三樓的公寓,四房兩廳,但其實並不大,後面廚房邊就是陰暗防火巷,客廳牆上四周掛著四幅水墨畫作,大概是以四季為主題吧,但讓我印象最為深刻且總讓我感到某種莫名且陌生的鄉愁的是一幅大幅的油畫,一幅前景是稻田後景是遠山中景有個農人茅草小屋的油畫,青綠的色調,不像我所熟悉的台灣稻田景致,總給我東南亞的感覺.
客廳的傢俱是仿明式的木製白大理石面的桌椅,夏天的午後,坐在上面總是冰冰涼涼的,坐熱了,再挪一下屁股換另一邊涼的坐,雖然椅子老覺得硬梆梆的.
靠近陽台的是一面落地玻璃門,外面還有一道拉伸柵欄鐵門,綠色略微粉調的油漆,鎖的地方是在一片圓形的鐵板後,陽台的左側有個小花圃,種有細竹,另一側曬衣服,落地門的門簾也是落地,是綠色還是黃色記憶已經模糊,電視還有拉伸的門,可以鎖起來.
記憶裡的那個端午午后,強烈的陽光被擋在布幔門簾之後,門簾透著光微微照亮了客廳,電視裡正播放著台北的龍舟比賽,大家吃著水果還有冰棒,因為氣喘的緣故,只有我不能吃冰棒,看著可愛的義美貓熊造型的巧克力香草雪糕,我只能眼巴巴地看著,我的堂姊也有氣喘(還有我奶奶我爸都有的遺傳性氣喘),不過印象中只有我沒的吃:p記憶裡全家人都在包括姑姑一家,某個尋常的夏日閑淡午後,而不經意裡,那個午後成為了我永恆的回憶,如果要我拍一部我的eternity and a afternoon,裡面必定有一幕:
那個夏日午后光景.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